兒童情緒障礙包括過分緊張、恐怖、悲傷憂郁以及由此引起的焦慮不安、煩躁、多動、沖動及刻板重復動作。
一、評估內容
1.首先讓患兒將其感到恐怖、焦慮的原因告訴你。
2.評估患兒的焦慮、恐怖是否屬于正常范圍,是否符合他們的年齡發(fā)展水平,父母的哪些行為促使他們發(fā)生恐懼,哪些行為減少他的焦慮、恐懼。
3.是否存在焦慮,恐怖的行為或軀體方面的表現。如心悸、面色蒼白、口干、出汗、尿頻、惡心等植物神經系統(tǒng)紊亂的癥狀。
4.評估交談時的情況,言談是否表現出恐懼,有無恐懼的行為或軀體方面的表現,其面部表情,聲調和身體姿勢等,與他用語言表述的恐懼強度是否符合。
5.是否存在與父母分離,日常生活發(fā)生改變,擔心親人遭受意外,害怕他們一去不復返而出現焦慮、恐懼、拒絕上學。
6.與患兒交談時是否能順利進行有無退縮、膽怯、害羞。
二、恐懼護理診斷
(一)診斷依據
懼怕上學、并伴有心悸、面色蒼白、頭痛頭暈、惡心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。
(二)相關因素
由于多種原因懼怕上學,如軀體有病,伯到學校被同學欺侮,或學習困難,成績不佳被老師責怪等。
(三)預期目標
消除恐懼,重返學校上學。
(四)護理措施
1.兒童期情緒障礙與家庭因素和不良的養(yǎng)育方式,對孩子的過分保護或過分嚴格苛求有關。首先應查明并協助消除家庭教育、社會環(huán)境中的有關不良因素。
2.與患兒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,為孩子提供一個沒有威脅氣氛,且富于感情的環(huán)境,對可能發(fā)生的情境進行預測,如有可能發(fā)生變化時提前告訴患兒。
3.與學校聯系,了解患兒在學校的困難。是否怕被同學欺侮,或學習有困難,或成績不佳怕被老師責怪等。需取得學校及家庭多方面的合作和理解,解除患兒的精神壓力,并為其創(chuàng)造良好的條件,恢復其自信心,消除恐懼。
4.健全性格。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,增進交談,從小送幼兒園,增加與人接觸的機會。不要在他人面前訓斥孩子,以免增加過反心理。切忌將患兒獨自關閉在家中與社會隔絕。
5.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確方法。向患兒家長宣傳有關兒童精神衛(wèi)生知識,不要以離別來要挾孩子,對待孩子懼怕上學不要打罵和責怪。對孩子的微小進步要給予充分肯定,鍛煉孩子的獨立社交能力,切忌過分地愛和恐嚇。
6.對待較小的孩子恢復上學的開始幾天,最好不要由母親伴送入學,而由其他人伴送,以減少與母親分手時的焦慮、恐懼。
7.對服藥治療的患兒要注意藥物副作用,及時給予對癥處理,同時保證患兒營養(yǎng)供給。